偏光片行业之“三利谱”解读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2017年的行情能够说是传统蓝筹板块的大团圆。也能说是新兴产业成长股的滑铁卢。这种结构性行情到了2018年元月份更是演绎到了极致。蓝筹板块是鹏程万里,一飞冲天,而新兴起的产业是不分青红皂白惨遭腰斩。
但人弃我取,物极必反,才是投资市场颠扑不破的真理。从来都没有永恒不变,常胜不败的投资流派。我们还很清楚的记得2015年当创业板火爆颠狂之时。当时的私募一哥裘国根非常苦恼的说,他真的看不懂市场在发生啥,因为他所重仓的蓝筹板块,涨幅都跑输大盘。
现在真的是风水轮流转,不过当市场很多参与者都高呼蓝筹万岁,抛弃新兴成长股的时候,往往市场的风格又到了一个该转变的时刻,我们大家可以注意到当创业板前一段疯狂杀跌的时候,它的整体估值已经到了40倍左右,这和2012年小盘股行情刚启动时,它的估值是比较接近的。
所以2018年很可能是市场风格由蓝筹板块向新兴成长板块转移的一年,只不过大的市场风格的转换,第一年往往是非常温和的,也就是说在这一年,新兴成长股的炒作可能并不火爆。而是润物细无声。创业板的指数表现也是反复的震荡筑底。然后经过一年两年的酝酿,创业板才会重新开始火爆的征程。只不过当时又是大资金该撤退的时候了。而在这一年两年,创业板指数反复筑底的时间。创业板的个股行情并不寂寞,投资市场是先有牛股,后有牛市,只有一批真正的高成长股,走出连续翻倍的走势之后,才能激发市场的人气,才能真正激活创业板的炒作。所以2018年是我们在创业板上卧底寻宝的时候。这样的市场才是真正成长价值投资的乐园今天就开始和大家一起来挖掘几只在2018年有望走出大牛行情的金股。首先给大家介绍的是002876的三利谱。
雪球上的老铁们,对这支股票应该都比较了解了,中国偏光片产业的龙头,产能将爆发性十倍的增长。应该说这支股票的成长性是比较确定的,但是最近两个月,它的股价从89块钱一路狂跌到51块钱,市场对它也产生了不少的疑问,我认为,对于三利谱主要把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考虑清楚,就能够对他的成长性有一个清晰的判断。
首先第一个问题,偏光片是液晶显示器重要材料之一,是将聚乙烯醇(PVA)拉伸膜和醋酸纤维素膜(TAC)经多次复合、拉伸、涂布等工艺制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可实现液晶显示高亮度、高对比度特性。偏光片约占TFT-LCD面板成本的10%左右。由于其生产技术汇集了高分子材料、微电子、光电子、薄膜、高纯化学及计算机控制等多种技术,因此,偏光片具有较高的技术上的含金量。但美中不足的是偏光片需求取决于面板生产线,而面板行业的发展状况如下图所示
从这张图中我们大家可以看出,偏光片的上游液晶面板行业的发展是非常平稳的,机构预测2018年至2022年期间,液晶面板出货量CAGR预计将分别达到1%、-2.3%以及1.1%。增长非常不明显。同时因为液晶面板的门槛不高,一旦行业转暖,投资的飙升可能会造成产品价格的暴涨暴跌。所以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不过朋友们先不要悲观,从上面这张图我们也不难发现,黄柱的部分在迅猛的增长,这个黄柱代表中国大陆的液晶面板的产量。其它颜色的柱子都在不断萎缩,表明液晶面板的产能在迅速向中国大陆转移。
全球液晶面板产业主要有日本,韩国,台湾地区,中国大陆这四个选手竞争,最新是在日本发展起来的,后来韩面板厂家实现反超成为行业老大,中国台湾紧追其后。但随着中国大陆产能的崛起,日本厂商已基本放弃液晶面板制造业务, 转向核心设备材料端,除了对技术方向上的研判,更多是 LCD 面板业务订单和利 润被严重缩, 韩系厂商全面转向OLED面板,韩日厂商已经无心恋战。台湾厂商虽然没有大规模 关闭工厂,但是在 LCD 工艺和 OLED 技术上的优势已经被大陆慢慢蚕食。
我国在建和已宣布规划的平板显示生产线亿元。其中,液晶面板投资超过5000亿元。预计2019年左右,我国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平板显示生产基地。
如上图所示,在大尺寸面板产能逐步往国内转移的大背景下,国内高世代面板生产线逐步实现量产,面板产出量从2010年的594万平方米,提升至2016年的4540万平方米。所以能说,虽然液晶面板在整个全世界来看是一个成长乏力的周期性行业,但单纯就大陆这一个地区来说。液晶面板依然是一个产能高成长的行业,起码在3年左右。2014年中国国内面板厂的偏光片需求约6500万平方米,预计到2018年,所有面板产线(含LCD、AM-OLED产线)的偏光片年需求量将高达1.4亿到1.8亿平方米,年均增速接近30%。然而,全球近80%的偏光片生产依赖于日本企业的技术。目前,在国内偏光片市场,日本日东、住友化学、韩国LGC三巨头的占有率超过50%。而国内厂家仅有盛波光电和三利谱,但由于市场占有率小,自给率不足9%。
据韩国和台湾的经验,在面板产能逐渐转移到我国的情况下,偏光片产业的大规模进口替代马上就要来临。下游客户普遍有强烈意愿配套使用国产偏光片,
偏光片本地化配套有三大好处,一个就是售后服务将更方便快捷周全。第二成本将一下子就下降,我们大家都知道偏光片的运输成本是很高的,而且中国还有8%的进口关税,这都使进口的成本会大大高于国内生产。第三是订货周期也会快速缩短。同时出于产业安全的考虑,国家对于国内面板厂商有国产化材料使用的比例要求,这都为偏光片的国产化提供了市场机遇和政策保证。所以国产偏光片快速地增长是能预见的。
第二,偏光片有没有高垄断的技术门槛?三利谱国内龙头地位还能保持多长时间?
刚才给大家一起分析了偏光片行业的高成长特性,但是一个行业如果只有高成长性,而没有技术上的垄断门槛,那么迅速投放的大量投资很快让整个产业陷入红海搏杀,企业也是无利可图的。就像前两年的LED灯泡一样,哪一个企业又挣到了钱? 最近国内有多家企业宣布大量投资偏光片,还有国外巨头积极在国内建厂,不少业内人士都宣称三利谱两年左右就会被其他厂家超越。这也是困扰球友们的一大问题,那么情况到底怎样呢?我们也一起分析一下。
全球主要偏光片企业超过15家,生产线条,大多分布在在韩日台。日本的日东电工、友立化工;韩国的LG化学以及台湾的力特光电等,日本企业占有率超过50%。老牌的偏光片制造商如日东电工慢慢的开始转型不再开出新的产能,LG化学和住友化学也放慢了扩张步伐。韩国的ace和日本三立子,因为资金问题,新线也基本处于停滞。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还是大陆市场及本土的偏光片厂。
上图是目前国内偏光片厂家现状,其中TN产能属于低端定位,没有发展前途,这里我们主要研究TFT产能,国内真正具有量产能力的只有三利谱和盛波光电。而盛波光电的产线仍处于亏损当中,三利谱公司是国内唯一实现盈利的偏光片生产企业。
坚果一向的理念是,判断一家公司的技术有没有高垄断的门槛,就看他的主要营业产品是不是独家生产就可以了。
就好比在本朝,贪官不见得是庸官,庸官却一定是贪官。这一个道理很容易在每个人身边找到实证,你想,你们处长除了喝茶看报之外百事不会,却十年屹立不倒,一定不是因为上级和下级都觉得处长很性感,带在身边还可冒充避邪的貔貅,而是因为处长的存在对上级和下级都有好处,这个好处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总之各位明白,查不出来是孔繁森,查得出来是王宝森。
我们先不扯远,你们可以发现偏光片国内厂家是非常少的,其实你想想为什么那么长时间偏光片都由国外垄断就明白了,原因是门槛一定不低。 给大家讲一个往事就明白偏光片的量产难度了。国内偏光片产业绝代双骄之一盛波光电的偏光片生产线年就开始真正开始启动,被认定为“深圳市2010年重点项目”。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市长许勤都出席了该项目奠基仪式。当时的场景用句宋丹丹的话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其后董事长和科研团队也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可以说领导格外的重视,上下一致支持。天时地利人和,一应俱全。项目那都好。但唯一遗憾的是,一直不挣钱。一直到现在,这一个项目还处于亏损当中。
偏光片产业难点就在于把一片做成世界领先水平是可以的,但几万米都能保证品质和一致性,这个难度好大。国内公司发展偏光片要过几关,第一要能做出来,第二要能够批量生产,第三要使客户批量使用,第四是成本。也就是要从工程样品到批量生产,同时达到规模生产和减少相关成本,与国际产品竞争。
后来在2015年,深圳盛波光电偏光片良率实在无法达标,无奈想要日企日东光电偏光片技术授权,盛波光电的领导诚意满满,和皇军频频搭讪,秋天的菠菜成车拉去。皇军大为感动,你的好人一个,但撕拉撕拉不要的。搭讪的失败直接引发了盛波光电良率不稳定,产能不足三成,牵连到母公司深纺织A股价走低。可见在核心问题上面,日本皇军很靠得住。
除了这两家公司,大陆目前能量产的别的企业都是用于TN的低端偏光片,前途是没有的,挣钱是很难的,我们对这一些企业点一个忽略号。只有一家叫旭友电子的企业,宣称有2000万平方米的高端偏光片产能即将投产。这个旭友电子大有来头,是国内A股上市公司东旭光电的子公司,东旭光电在2016年推出烯王电池10分钟就可以快速充满,这个完全背离科学常识的题材毫无意外被市场爆炒一番,给坚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直到现在都认为东旭和贾跃亭的乐视有的一比,也是一家梦想可以煮沸海洋的公司。对他们的宣称即将顺利投产,我是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而且东旭光电的偏光片产能也是和日东光电进行合作的,大家可能很奇怪,为什么日东皇军拒绝了一表人才的盛波光电的搭讪,而选择相貌平平的东旭光电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东旭光电是完全的一个外行在高攀,即使搭讪成功,也是一个妻管严,以后企业的里里外外,日东光电可以越来越好的把控,所以即使能批量生产,本质也是一家中国人不当家的外资企业。
而三利普的偏光片生产线的所有的环节都是自己独家研发成功的,所以在国内企业当中,能够对三利谱构成重大挑战的企业,目前还没有。说到这里,可能有些球友们会说,目前国产企业对三利谱是没有太大的威胁,但是关键是一些国外的偏光片龙头纷纷到国内来建厂投资,打上门来了。比如三星在2015年斥资1.8亿美元在无锡建立偏光片生产线万平方米。台湾的奇美材料2015年7月在大陆昆山建立两条产线月与锦江集团合作,加快建设速度。另外LG也在中国大举投资。
这些外资企业的技术和良率超过三利谱,投资也能极大的弥补国内偏光片需求缺口,但据有关统计,目前国内偏光片市场需求达1.2亿平方米,到2019年将达到2亿平方米。而目前国内已经量产的TFT偏光片产量共约4000万平方,即使外资企业新增投资达产后产能也仅1.5亿平方米。产能缺口依然存在。
可能还有朋友会问,要动态的判断供需关系,如果外资企业看好大陆市场,会不断加大投资,偏光片的供需缺口很快会出现逆转。这话有道理,但是出现的概率很小,为什么,因为如果这样的一种情况出现,我们的祖国有关部门一定会出台政策来保护自身的国产企业。你别认为这是坚果一厢情愿,坚果在这里给大家简单回顾一下中国液晶显示面板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史,
在1998年至2008年,日韩平板电视厂商、台湾企业“拥屏自重”,肆意侵蚀中国彩电市场占有率,并且对中国公司进行严格的液晶技术封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台湾液晶厂商陷入停产边缘。2009年1-6月,由工信部、国台办出面,连续两次组织中国九大彩电厂商,赴台湾采购液晶面板,总金额高达44亿美元,总量超过1200万片,将台湾液晶面板企业,拉出了金融危机的泥潭。而金融危机刚刚缓解,台湾厂家就和日韩企业联手提价。大陆企业得到的回报,就是被台湾人在背后捅一刀。一句话,当时的中国彩电企业,是跪着求生存,送钱买东西还要看别人的脸色、听别人的鼻音。
这一局面直至2009年8月25日,我国液晶面板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北京京东方,宣布投资280.3亿元人民币,建设我国第一条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此举如同一声霹雳,瞬间击溃了外国厂商的技术与利益封锁联盟。在此后不到10天时间里,日本夏普、韩国三星、LG,台湾奇美、广达等厂商,纷纷宣布放弃封锁策略,要在中国大陆建设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之后液晶面板的价格就大幅下调。
为什么京东方一直巨幅亏损,而国家坚定不移的大力扶持。因为京东方的亏损可以很轻松的从国际液晶面板厂商的大幅降价中弥补回来。对整个中国的显示面板行业是利大于弊的。
还记得葛优在征婚那部电影里的名言“在结婚生小孩这件事情,我还是愿意自力更生”。可见,对外国的产业垄断,靠给皇军送秋天的菠菜是没有用的。完全要靠自己蒸汽才能够打出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果说十年前液晶面板京东方是浴血突围。那么十年后可能是偏光片三利普的一枝独秀。可以说外资企业的大力投资,不会对我们的国产企业三利谱构成重大的冲击。一旦偏光片的供需缺口有望逆转的时候,我们的无形之手就会发力保护自身的亲生儿子。(上文提到出于产业安全的考虑,国家目前对于国内面板厂商有国产化材料使用的比例要求。)刚才给大家一起分析了两点,一个是偏光片产业,在国内目前处于高成长的周期,另外一个,偏光片的技术门槛也是蛮高的,在国内企业中,三利普的技术是显著领先。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问题的第三点 三利谱的产能和业绩何时爆发,还有OLED面板会不会让偏光片成为夕阳行业,这两个问题明天我再给大家慢慢聊。
据机构测算,到2018年国内偏光片年需求量将从目前的1.25亿平方米增加到2.2亿平方米,而产能预计为1.5亿平方米,供需缺口将使行业在中长期迎来发展机遇。
2014年,昆山之奇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昆山光电产业园,项目的落户填补中国大陆高端偏光片领域的空白。2017年5月,公司完成所有厂房和一条1490mm幅宽的偏光板生产线建设。昆山之奇美首期项目年产偏光片约1200万平方米,年产值约9.6亿元。基于偏光片良好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和公司较强的技术实力,在国内偏光片市场占据较高份额,企业决定在现有一条生产线的基础上,扩建二期项目。
深度挖掘潜在投资机会,关注“板上涨学堂”获取更精彩、有料的股市资讯!